-
留學停看聽 - (2)結核菌檢驗及判讀方式
1.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TuberculinSkin Test, TST)
- 台灣使用PPD結核菌素
- 此檢驗為一種延遲性過敏反應(delayedtype hypersensitivity),由T cell與Macrophage所參與的細胞免疫反應。反應越激烈,所產生的硬結越大。
- 皮內注射48~72小時內(需大於48小時,但不可超過72小時),根據硬結(induration)的大小進行判讀(以摸觸測量硬結大小為主,勿以表面紅斑作為判讀依據)
-
陽性結果:
- 兒童或成人硬結≧10mm
- 愛滋病毒感染者(HIV/AIDS)或有接受免疫抑制藥物治療者硬結≧5mm
- 若檢驗結果為陽性,需進行X光檢測,並附上紙本正式報告
-
可能干擾檢驗的原因:
- 卡介苗注射
- 宿主本身免疫反應能力(可能造成偽陰性)
- 非典型結核菌感染(non-tuberculosis mycobacterium, NTM)
- 皮內注射方法是否正確
- 硬結大小判讀的主觀性
2. Interferone-γrelease assay (IGRA)
- 台灣大多採用QuantiFERON-TB Gold In-tube test
- 利用結核菌特異性抗原刺激病人血中淋巴球,再由測定淋巴球受刺激後釋放的interferone-γ數量來判斷有無潛伏結核菌感染
- 對於小孩的臨床資料較不足,不建議用在小於5歲孩童的檢測
-
優點:
- 使用的抗原與BCG菌株或非典型結核菌(NTM)不同,因此較少偽陽性
- 不必擔心卡介苗接種的干擾
- 檢驗包含陽性對照組,可辨識本身免疫能力失能的宿主
- 操作不當的影響較少
- 病人不必於48~72小時回診判讀結果
-
缺點:
- 價格昂貴
- 可提供檢測的醫療院所選擇較少
- 不建議用在小於5歲孩童的檢測,因小孩的臨床資料較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