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大醫院旅遊醫學教育訓練中心

MENU
  • 淺談A型病毒性肝炎

淺談A型病毒性肝炎

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 家庭醫學部 林恆毅醫師

簡介

    肝臟位於腹腔右上方,負責毒物代謝、蛋白質製造、膽固醇代謝、合成膽汁等功能;感染、中毒、飲酒過量、及過度肥胖均可能造成程度不一的肝臟發炎合併肝功能受損。病毒感染為肝臟發炎的常見原因之一,可能造成各種急、慢性肝炎、甚至是猛爆性肝炎(即一般俗稱的爆肝)、肝硬化甚至進一步發展為肝癌。2014年前,國人A型肝炎發生率大約每年100餘例;但自2015下半年起,A型肝炎病例開始大幅增加,2016年全年達1133例,較往年增加五倍以上。有鑑於此,應加強國人對A型肝炎的認識與預防措施。

 

a肝統計圖

統計圖來源:疾病管制署傳染病統計資料查詢系統

(圖表統計至2017年3月,疫情仍延續中)

 

疾病概述

    A型肝炎(Hepatitis A),在中國大陸地區稱做甲型肝炎,是一種由A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感染引起的急性肝臟發炎。人類可因食入或飲用到被感染者糞便汙染的食物或飲水而感染。病毒的潛伏期平均約28至30天。症狀包括突然發燒、倦怠、全身不適、食慾下降、噁心感,嚴重者數天後可能出現黃疸現象。少數急性A型肝炎患者可能發生猛爆性肝炎(約千分之二),有致死的風險。通常成年人感染的症狀較兒童嚴重。五歲以下的兒童通常輕微或無症狀;老年患者、本身有慢性肝炎的患者感染A型肝炎致死的風險則較高。

 

傳染途徑

 (一)受污染的食物或水

    A型肝炎可透過食用、飲用受病毒污染的食物(包括冷凍或未經徹底煮熟的食物)或飲水而傳播,主要發生於衛生條件較差的地區。最可能被污染的食品和飲料包含水果、蔬菜、貝類、冰和水。供水系統加氯消毒可降低疫情發生風險。

(二)人與人接觸傳染

  1. 感染者沒有正確洗手,直接接觸其他物品或食物而造成感染。
  2. 父母或照顧者更換或清理受感染者的尿布或糞便前後,沒有正確洗手而造成感染。
  3. 經由與感染者密切接觸,例如:性接觸(包括同性間與異性間性接觸、肛交及口交等)造成感染。

(三) 血液傳染

    可能經由靜脈藥癮者共用針具或輸入潛伏期患者之血液而造成感染。

   

潛伏期及傳染期

    A型肝炎病毒的潛伏期為15至50天,平均為28∼30天,從症狀開始前兩週至黃疸症狀後一週均有傳染力。

  

治療方法

    目前A型肝炎無特別治療方法或特效藥,僅能提供支持性治療,故民眾對A型肝炎應提高警覺,預防重於治療。

 

防治方法

  1. 勤洗手、注意食物及飲水衛生。若到衛生條件較差的地區,應避免食用未煮熟的食物、未煮過的飲水等。
  2. 避免不安全的性行為,包括口交、肛交等。

3. 施打A型肝炎疫苗: A型肝炎疫苗為不活化疫苗,可接種於1歲以上的兒童及成年人。共需接種兩劑:接種第一劑後約可產生95%的保護力;第二劑疫苗接種時間為六至十二個月後,完整接種可產生99%的保護力,一般預期效果可持續至少二十年。計畫旅遊的民眾建議出國前兩週至一個月前接種。

 

A型肝炎在台灣

    台灣近年因衛生條件改善,2013年的研究發現20歲以下的民眾幾乎未感染過A型肝炎、亦無A型肝炎抗體,因此將來仍有機會發生A型肝炎之爆發流行。

    根據疾病管制署的統計資料,臺灣地區近年A型肝炎每10萬人口發生率約0.5,主要發生年齡以20-44歲居多。2011年以後多以境外移入的案例為主,然而近期亦發現本國籍個案透過性行為傳播A型肝炎個案有增加現象。建議欲前往A型肝炎流行地區旅遊的民眾(如東南亞、印度、中國大陸、非洲、中南美洲等)、居住在台灣山地鄉的民眾、本身為慢性肝炎或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從事餐飲業、醫療業者或有高風險行為者(靜脈藥癮、男男性行為等),可提早接種A型肝炎疫苗,以獲得足夠保護力。

因A型肝炎潛伏期較長,若至A型肝炎高風險國家旅遊後一個月內有任何不適而就醫,建議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史或可能的暴露史,以利醫師及早診斷及治療。若有疑問,民眾亦可撥打疾病管制署免付費諮詢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國外請撥+886-800-001922,發話端自付跨國撥打費用)。

 

參考資料

1.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網站。 Accessed on Mar 22, 2017, at: http://liver.or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layout=liverarticle&catid=117&id=1346&COLUMNMODE=2

2.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網站專業版。Accessed on Mar 22, 2017, at: http://www.cdc.gov.tw/diseaseinfo.aspx?treeid=aa2d4b06c27690e6&nowtreeid=73577c88c29eebff&tid=1DB4C438EA3B1E76

3. Ryan KJ, Ray CG (editors). Sherris Medical Microbiology 4th. McGraw Hill. 2004.

4. 家庭醫學第四版,台灣家庭醫學會,p449-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