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大醫院旅遊醫學教育訓練中心

MENU
  • 高山症

 

高山症

                                                                           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醫師謝宜庭

前言

    近年來許多人都開始探尋祕境,加上極限運動的盛行,越來越多人在旅遊中安排登山或高原的行程。台灣就有約兩百座海拔超過3000公尺的高山,而玉山的主峰更是高達4000公尺。然而,當海拔高度到達3000公尺以上時,氧氣的分壓濃度會下降為地表的三分之二1。登山時,若出現頭暈、頭痛、嘔吐及喘氣不順的情況,很可能是因為缺氧造成高山症的表現,千萬不可輕忽。

      一般而言,對健康狀況良好的旅客來說,高山症鮮少在2500公尺以下的高度出現,但是2500公尺以上,隨著高度的上升,高山症的比例亦隨之升高。據統計,前往喜馬拉雅山區的旅客中,有25%會出現相關症狀;而登上聖母峰的旅客中,則有85%的人會出現症狀1

 臨床症狀

    高山症最常出現之症狀為頭痛,可能伴有噁心、嘔吐、食欲下降、頭暈、疲倦等症狀。此時應小心和感染及動暈症等做鑑別診斷2。高山症的症狀在到達高海拔後12小時內皆有可能出現,有些人在身體適應後會有些許緩解。部分旅客可能進一步出現步態不穩、意識混亂、胸悶或換氣不順等症狀,此時即可能是出現了急性的腦水腫或肺水腫,應立即降低海拔高度3

 預防及治療

    適應高海拔需要時間。一般而言,無高山症病史的旅客,若在上升到3000公尺高度的過程中,有使用兩天以上的時間;且往後的上升速度不超過500公尺/天,可以不需要使用藥物預防高山症1

     倘若旅客先前有高山症的經驗,且會在一天內上升到2500公尺的高度,則需注意使用預防藥物的必要性。無病史的旅客,若會在一天內上升到2800公尺以上的高度,也應該要討論預防藥物的使用1

 預防藥物的介紹:
  • Acetazolamide (125毫克, 一日兩次): 是一種碳酸酐酶抑制劑(carbonic anhydrase inhibitor)。作用於腎小管,有利尿的功能。能造成輕微的代謝性酸血症,加速換氣速率,作為高山症預防之第一線用藥。旅客需於攀上海拔前一日開始服藥,並於到達高地後持續服藥兩日後再停藥。對磺胺藥物過敏的旅客、孕婦、有肝腎衰竭、或蠶豆症(G6PD deficiency)的旅客都不適合使用1,4
  • Dexamethasone (4毫克, 一日三次至四次): 預防的效果不如Acetazolamide,因此多半是做為下山時治療症狀的使用。如在海拔上升時使用,突然停藥反而會造成症狀惡化。目前對於攀登極高海拔山區,例如吉力馬札羅山 (Kilimanjaro, 5895公尺) 及阿空加瓜山 (Aconcagua, 6962公尺),的旅客,可以建議於上升期使用Acetazolamide,而在預期登頂當天開始使用Dexamethasone,以減緩海拔陡升造成的不適1,4
  • Nifedipine (長效型30毫克, 一天兩次): 一種降血壓藥,成分為鈣離子阻斷劑,藉由降低肺動脈高壓預防及治療高山症引起的肺水腫,但旅客可能出現低血壓、心悸、熱潮紅及周邊組織水腫等副作用1,4
  • PDE-5 inhibitor: 原本為治療男性勃起功能障礙的藥物,因有擴張肺動脈的功能,可用於預防高山症引起的肺水腫,且相對Nifedipine較不會出現全身性的低血壓症狀。使用一天兩次的Tadalafil 10毫克或一天三次的Sildenafil 50毫克皆可1,4

      除了上述藥物的使用,酒精及會抑制呼吸系統的藥物,例如嗎啡及Benzodiazepines等,也應避免。若於行程的一個月前能有至少兩天攀至高海拔(至少2750公尺)的經驗,也能藉由提早讓身體接觸高海拔環境來縮短後續的適應期1,4,5

     高山症一旦發生,進展至肺水腫及腦水腫,給予Dexamethasone、Nifedipine、PDE-5 inhibitor、氧氣、或減少活動量都可以減緩症狀,而Acetazolamide也可以加速身體適應海拔,但唯一有效的治療方式是立刻下山(下降至少300公尺)1,4,5。因此,小心預防高山症的發生,並在旅途中不斷檢視自己的身體狀況,才能確保旅途的安全性。

 結語

登山能接觸大自然並挑戰自我極限,無疑是有益身心的活動,但也隱藏風險。事前評估健康狀態、計畫上升速度、與備妥預防用藥才能讓旅程順利。

 參考資料:

  1. CDC Travelers Heath: Yellow Book, 2020: High-Altitude Travel & Altitude Illness.( https://wwwnc.cdc.gov/travel/, accessed on June 20, 2020)
  2.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https://www.cdc.gov.tw/, accessed on June 20, 2020)
  3. Scott A Gallagher and Peter Hackett,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and high altitude cerebral edema, UpToDate (https://www.uptodate.com/, accessed on June 20, 2020)
  4. Johnson NJ, Luks AM. High-Altitude Medicine. Med Clin North Am. 2016;100(2):357-369.
  5. Aksel G, Çorbacıoğlu ŞK, Özen C. High-altitude illness: Management approach. Turk J Emerg Med. 2019;19(4):12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