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大醫院旅遊醫學教育訓練中心

MENU
  • 談高溫對人體的影響

 

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李咏馨 醫師 / 吳沛儒 醫師

 

談高溫對人體的影響  

                              

大家應該都有注意到,今年夏天特別熱,在高溫的環境當中,大家應該要特別注意甚麼狀況呢?

Amy,24歲,有二尖瓣脫垂病史,平常服用藥物恩得來(Inderal)控制症狀,在醫院裡工作,長年待在冷氣房裡頭,怕熱更怕曬黑的她,今年放假卻選擇去新加坡。沒想到新加坡如同台灣一樣,今年也特別的悶熱,行程第二天搭船遊新加坡河,Amy做足防曬的準備,戴了帽子撐了陽傘,怕曬黑還穿了長袖、牛仔褲。她覺得很熱一直流汗,口渴一直喝汽水,沒想到行程還走沒一半,Amy卻覺得整個人天旋地轉,很想吐,要暈倒的感覺,小腿好像有點要抽筋。友人向前扶住她,覺得她整個人發燙,脈搏正常偏快。這時候導遊很有經驗的先讓Amy把長袖外套解開,長褲捲起來,讓她喝下一罐冰涼涼的運動飲料,臉上及身體灑一些水,請團員們幫忙搧涼風。過幾分鐘,Amy才覺得舒服許多。

 

請問Amy這樣子是不是所謂的中暑?

其嚴重程度還不足以稱之為中暑,應可稱之為熱暈厥(heat syncope),是因為在高溫之下站立太久,運動過度,造成姿勢性低血壓使腦部血流供應不足,也常見於洗三溫暖或是泡湯時。

 

那甚麼是熱衰竭?甚麼是中暑?

在高溫環境之下,排汗過度造成的脫水現象,且中心體溫尚正常,可稱之為熱衰竭(heat exhaustion)。如果體溫調節中樞失常,沒辦法靠排汗來降溫,導致中心體溫異常上升,甚至超過41度,就是所謂的中暑(heat stroke)。中暑是最嚴重的熱疾病,需要緊急處理,治療方法為設法降低體溫,比如說睡冰枕,含冰塊,溫水噴灑身體,吹強力風扇等等。

 

高溫之下還有可能發生甚麼疾病?

  • 可能因為過度流汗造成電解質不平衡,以致肌肉抽筋。
  • 可能因為水分、鹽分大量流失而啟動人體抑制鹽分排除的機制,造成手指或是腳踝有腫脹的狀況。
  • 可能因體溫過高,皮膚產生的過量汗水,將汗腺阻塞而導致紅疹,也就是所謂的痱子,常分布於皮膚的皺摺處。

 

服用哪些藥物會增加中暑的危險?

  • 乙型阻斷劑(如Inderal ),會使心跳無法增快以對抗熱壓力。
  • 利尿劑(常見血壓藥),會干擾水分平衡。
  • 抗組織胺,抗精神病藥和三環抗憂鬱劑,會抑滯和減少熱散失。

 

去高溫區旅遊,應先做甚麼準備?

Amy平時在恆溫的環境下待習慣了,身體已經喪失排除過多體熱的能力,所以建議在旅遊之前,先反覆在熱的環境下每天30-90分鐘,大約10天即可達身體最佳的適應狀況,這個過程稱之為「熱適應」。也建議Amy要多補充水分或是運動飲料,含有酒精或是含糖飲料反而會加重脫水的狀況,另外,Amy所準備的防曬外套建議要易散熱或是排汗材質,牛仔布料因為不易散熱所以也應盡量要避免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