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日炎炎−−−中暑預防Q and A
台大家庭醫學部住院醫師 林義傑醫師/吳沛儒醫師
夏日炎炎−−−中暑預防Q and A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暑假旅遊旺季,除去冷氣房裡的室內行程,山上、溪邊、海灘,不管到哪出遊總是有豔豔陽光和高溫相隨。台灣的亞熱帶/熱帶氣候不僅潮濕而且悶熱,若在揮灑青春之餘不慎被曬得頭昏腦脹或是「中暑」,就要玩興盡失啦。因此,夏天出遊除了做好基本防曬之外,了解如何預防「中暑」或是其他的「熱傷害」也是重要的課題哦!以下就透過幾個簡單的Q and A,和大家分享一些「中暑」與「熱傷害」的小常識:
Q1:什麼是中暑? 除了中暑之外還有哪些「熱傷害」呢?
A:人體主要透過心血管系統(把身體產生的熱經由血管送到體表)與皮膚(排汗)來調節身體產生的熱能,而一旦因過度暴露於高溫環境或身體產熱過多造成熱量產生超過排除的速度,就容易造成所謂的「熱傷害」。俗稱的「中暑」其實只是熱傷害的其中一種。在醫學上,熱傷害可以詳細分類如下:
- 熱痙攣(heat cramps):因過度流汗引起脫水和體內鹽分失調(僅補充水分而未適當補充鹽分),進而導致肌肉疼痛痙攣。常見於運動完一至數小時後,好發於小腿、大腿、腹部等部位的肌肉。
- 熱昏厥(heat syncope):在熱的環境下站立或活動15分鐘至數小時後,因皮下血管擴張,引起身體及大腦血壓下降,發生突發性暈眩或昏倒。在短暫休息與補充水分後就會恢復。
- 熱衰竭(heat exhaustion):最常見的熱傷害,定義為「無法繼續於熱的環境下從事活動」。同樣因在熱的環境下活動引發脫水和體內鹽分失調造成。症狀表現範圍相當廣泛,從輕微的口渴、倦怠、噁心、嘔吐、頭暈,一直到頭痛、視力模糊,或是輕微的休克症狀皆有可能。常與熱昏厥、熱痙攣一起發生。體溫可能正常或略微上升。和中暑有時不易區分,但熱衰竭不會造成意識喪失或其他神經學症狀。
-
中暑(heat stroke):為醫療上的急症。因體熱調節失敗,造成持續的體溫上升(常超過41℃)及意識變化,讓體內細胞受損,甚至進一步引發腦、肝、腎等多重器官衰竭而危及生命。一般可分成兩種類型:
- 典型中暑(體溫過高,合併脫水,無汗):大量流汗造成脫水後,因水分缺乏使身體無法再透過排汗有效調節體溫,進而造成體溫上升。常見於老人、小孩,或有慢性疾病的患者。
- 運動型中暑(體溫過高,無合併脫水,有汗):在濕熱的環境中持續活動,造成身體所產生的熱無法透過流汗蒸發、對流、輻射等方式有效散出,引起體溫升高。常見於年輕運動員與長途行軍的軍人,比起典型中暑更易造成橫紋肌溶解症、乳酸中毒、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病變等相關中暑併發症。
除了以上常見的診斷之外,熱水腫(heat edema)、痱子(prickly heat),和運動相關的低血鈉(exercise-associated hyponatremia)也是和「熱」相關的常見疾病。
Q2:什麼情況最容易造成熱傷害?
A:
在熱的環境中短時間的活動,如戲水、散步並不易造成熱傷害。但長時間持續的活動,如登山,騎長程腳踏車等,則會顯著提高熱傷害發生的機率。尤以老人、小孩、慢性病患者,或平常少從事戶外活動者風險較高。酗酒、睡眠不足、肥胖,或使用特殊藥物(可於出遊前請教醫師)也會增加熱傷害的風險。
Q3:要怎麼預防熱傷害?
A:
夏天盡量避開上午10時至下午2時陽光最酷熱的時間出門。若有必要在酷熱環境中活動時,可以穿著淺色、輕、寬鬆的衣物以利排汗並減少吸收太陽的輻射熱。撐傘或寬帽沿的帽子也是很好的防熱裝備!而在活動時要注意補充水分及電解質。輕至中度、短時間的活動可以單純補充水分就好,但若活動時間較長(數小時以上)或較劇烈,則可以考慮喝市售運動飲料等含電解質的溶液,或是在喝水之外額外吃一些鹹的點心補充鹽分。
如果平常習慣較涼爽的環境(如總是吹冷氣的上班族),而預計要到海島、沙漠等酷熱氣候的地方出遊,可以考慮出發前一週每天在戶外炎熱環境中活動一小時,藉由適當的運動增強身體對熱的適應性。而到了當地之後也要記得循序漸進的增加活動強度與時間。第一週以一次活動30至90分鐘為目標,之後要休息一會兒再繼續行程。
Q4:熱傷害要怎麼治療?
A:
熱傷害的治療,可以依疾病種類簡述如下:
- 熱痙攣(heat cramps):移動病人到陰涼的地方休息,並喝含鹽冷水(一茶匙鹽加入一公升水中,可再加4~8茶匙糖讓味道比較容易接受)或運動飲料。也可以喝水再補充一些鹹的點心。絕大多數的病人在休息和補充水分後痙攣都會停止。拉筋對痙攣的肌肉也會有幫助,但不是絕對必須。
- 熱昏厥(heat syncope):移動病人到陰涼處躺著休息,放鬆或解開身上的衣物並把腳抬高。意識通常很快就會恢復。待恢復後即可給予病人冷水或其他的電解質補充液。但若體溫持續上升、嘔吐、或是意識持續不清,則要立刻送醫。
- 熱衰竭(heat exhaustion):和熱昏厥的處理原則類似。休息和口服的電解質補充液在大多數情況下就足夠了。若臨時沒有運動飲料,可以用前述的方法泡製含鹽冷水服用。須要注意的是熱衰竭的病程可以用持續數天的虛弱、頭痛、頭暈、胃口不佳,或是噁心、嘔吐、腹瀉等非典型的症狀來表現。若有此情形發生,同樣要注重休息和補充水分。
-
中暑(heat stroke):中暑是需要馬上轉送醫療院所的急症,記得要立刻求助。在醫護人員到達前,可以先給病人水分補充(但必須確認意識清楚!),並採用下列幾種方法試著降低病人體溫,以免造成進一步併發症。
- 除去病人身上衣物,盡量增加散熱面積。可以潑灑溫水於病人皮膚。將病人置於通風陰涼處,可能的話使用大風扇吹以加速熱對流效應散熱。
- 可放置冰塊或保冷袋於病人的頸部、腋下、鼠蹊部各處加強散熱。同時持續按摩皮膚以避免血管收縮(不利散熱)或是寒顫(會增加產熱)。
- 若周圍有水池或湖泊,可以把病人浸浴其中
透過以上的Q and A,相信大家都已經對「中暑」和「熱傷害」有一定的了解。夏天要玩得開心,還是要記得多補充水分,然後做好熱傷害預防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