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大醫院旅遊醫學教育訓練中心

MENU
  • 常見海洋生物傷害與處理原則

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陳昭先 醫師/ 吳沛儒 醫師

 

常見海洋生物傷害與處理原則

陽光、海水、沙灘在炎炎夏日中令人嚮往,每到夏天海邊總是充滿了人群參與著各式各樣的水上活動,舉凡衝浪、浮潛或水肺深潛都是夏日活動的熱門項目。海底世界美麗繽紛,絢麗的水母、珊瑚、亮麗的熱帶魚類、多樣的海膽、如海底隱形戰鬥機般的魟魚好不熱鬧!

然而這些生物在美麗的外表之下潛藏著致命的危機,一個不小心就有可能因此受傷,敗興而歸。大家還記得擁有「鱷魚獵人」稱號的史帝夫厄文(Steve Irwin)於2006年在澳洲淺水海域拍攝紀錄片時不慎被魟魚刺傷胸部,傷重不治過世。此外,在海邊常有遊客因不小心觸摸到珊瑚、海膽或其他具有毒性的魚類而受傷。此篇文章將介紹在海岸淺水區常見的海洋動物傷害與處理方法。

 

*水母

水母具有長長的觸鬚,內含有毒素的刺細胞,一般來說水母不會主動攻擊人類,傷害常常是因為人類進入大量水母棲息的水域,不小心碰觸到牠們的觸鬚,引發刺細胞釋放毒素而造成傷害。臨床表現會因不同種類的水母而有不同,大部分在刺到時便會產生疼痛,疼痛感常是劇烈且灼熱,有時會伴隨搔癢與抽痛;數分鐘後皮膚上會出現線狀紅色、蕁麻疹般的傷痕,所形成的傷痕形式也是因水母種類不同而異;少數嚴重的個案會產生全身性的症狀。

受到傷害時首先要用生理食鹽水大量沖洗傷口,也可以用塑膠片(如信用卡)與刮鬍泡將附著在皮膚上的觸鬚去除,避免觸鬚裡的刺細胞持續釋放毒素,但不可用力的搓揉傷痕,否則會造成更多的毒素釋放。去除觸鬚之後,將傷口浸泡入乾淨溫水(約40-45度C)之中約20分鐘可以幫助止痛,但不建議浸泡冷水、或塗抹尿液或酒精;若是被澳洲箱形水母或夏威夷箱形水母刺到,則可塗抹醋酸(如家中食用醋)以減少刺細胞釋放毒素。一般而言,水母造成的傷口不須使用抗生素。若出現全身性症狀則依一般急救原則處理,並應送醫治療。在已知有水母海域中游泳時應穿著連身式且具阻隔效果的泳衣以及使用防水母螫刺的乳液(Sea Safe Lotion)都可以避免螫傷。

 

*珊瑚

珊瑚屬於刺絲胞動物門(Cnidarians)、珊瑚蟲綱(Anthozoa),珊瑚蟲會分泌碳酸鈣形成堅硬的外骨骼,珊瑚蟲的觸手上具有刺絲胞可發射毒刺以捕捉獵物。遊客常會因為碰觸或是踩到珊瑚,導致珊瑚蟲發射毒刺或是被珊瑚外骨骼劃破皮膚造成撕裂傷。被珊瑚蟲毒刺只具輕微毒性,刺到後會造成傷口局部的紅腫疼痛;撕裂傷若沒有做好傷口清潔,則易發生蜂窩性組織炎、淋巴發炎、發燒或傷口潰瘍。

 

*海膽

海膽屬於棘皮動物門(海星、海參也都屬於此門),海膽表面的刺由碳酸鈣組成,既長且尖,可以輕易的穿透皮膚、泳衣或膠鞋;部分種類的海膽刺具有分泌毒的腺體。大部分的傷害都是因踩踏或是摔倒在海膽上而造成多處穿刺傷,傷口會紅腫、出血以及劇烈疼痛,大部分的疼痛在24小時內會緩解。傷口周圍變色常是因為海膽的刺仍留在傷口內;如果傷口內的刺已經移除,變色情形大多數會在48小時內恢復。

 

*魟魚

世界上約有150種魟魚,每年約會造成數千起的傷害。魟魚鞭狀尾巴上面有鋸齒狀的脊刺,內含有泌毒細胞與儲毒囊袋;魟魚不會主動攻擊人類,只有受到驚嚇的時候才會自我防衛性的將尾巴向上甩,將脊刺刺入攻擊者的身體並釋放毒素。因為魟魚大多棲息於淺灘底層,用沙把自己埋藏起來,戲水者若是沒有注意而踩到魟魚的話就會被攻擊,傷口常是局部的穿刺與撕裂傷,少有全身性的傷害;傷口會產生立即性且劇烈的疼痛,疼痛可能會沿肢體向上蔓延並持續數個小時;傷口看起來會發紅、暗沉並伴隨出血,出血量則依受傷部位而不同。一般傷口多是位於下肢,若是穿刺傷位於胸腹部、或是大血管將有可能致命,必須要緊急送醫接受進一步的檢查與治療。

 

*珊瑚、海膽、魟魚刺傷的處理原則

局部傷口處理要用大量的生理食鹽水沖洗並消毒,並且將殘存於傷口中的刺、碎片或異物移除,有必要的話則要施打破傷風疫苗。一般表皮傷口可在傷口局部塗抹抗生素,不需要服用或施打全身性抗生素;深部穿刺傷,尤其是魟魚造成的穿刺傷或傷口內殘存有異物,則要接受全身性抗生素治療。因海洋生物而受傷必須要密切的追蹤傷口狀況,以預防嚴重的感染發生。

針對傷口疼痛可以服用止痛藥如普拿疼或是非類固醇類止痛劑,另外若是被珊瑚或水母刺傷,也可以將疼痛部位浸泡乾淨溫水(約40-45度C)中,浸泡時間不超過90分鐘,並且要注意浸泡時不可同時使用局部麻醉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