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大醫院旅遊醫學教育訓練中心

MENU
  • 認識恙蟲病

 

認識恙蟲病

防疫醫師蔡懷德/陳如欣

 前言

2005年,台灣某8歲女童因高燒6天、頭痛、腹痛及嘔吐而就醫。由於嚴重腹痛,一開始診斷為盲腸炎並進行手術,術後持續高燒。檢查發現血中白血球數為7,000 /mm3,血小板72,000 /mm3,AST及ALT為100~200 U/L。住院一段時間後,發現左肩胛處有一個0.2 x 0.2 cm的焦痂。病人陸續出現呼吸窘迫症候群、無菌性腦膜炎及急性肝腎衰竭,並於住院後第5天死亡。個案的血清,經檢驗證實為恙蟲病IgM及IgG陽性;死後解剖,證實血液、肝、腎、心、肺及腦膜檢體的PCR或組織切片免疫染色,皆呈現恙蟲病陽性反應。回溯個案的旅遊史,病人於發病2週前,於東部的森林區遊樂時,曾遭蟲子叮咬。

恙蟲病是什麼病? 有那麼可怕嗎?

恙蟲病(Scrub typhus)又名叢林型斑疹傷寒,或Tsutsugamushi disease (tsutsu:惡疾; mushi:恙蟲)。感染後常表現出種種非特異性的症狀,易與其它急性發熱疾病混淆,若無適當的處置,可能進展到多重器官衰竭而死亡!反之,若能瞭解其感染途徑、事先防範,或者及早警覺、正確治療,則預後十分良好。

 地理分布

恙蟲病廣泛分布於亞洲。巴基斯坦、中國大陸、香港、日本、東南亞、澳洲等地,全年都有地方性的病例[1-2](見圖1),特別好發在春夏兩季,大多都在郊外進行登山等戶外活動時受到感染。每年全球病例數超過一百萬例;其他國家也有因前往流行地旅遊而感染的境外移入病例報告。

 台灣恙蟲病的流行狀況

近幾年來,台灣每年平均有460多例的本土確定病例,其中2005及2007年分別有1例死亡個案。各縣市之每年全人口盛行率,超過十萬分之一者,依次是: 連江縣、金門縣、澎湖縣、花蓮縣、台東縣、南投縣、高雄市、宜蘭縣、高雄縣、屏東縣、新竹市、台中市、台北市。每年個案數由4月份開始增加,於暑假達到高峰。感染多半與戶外活動有關,如掃墓、踏青等等。

 病原及病媒

恙蟲病之病原為立克次體Orientia tsutsugamushi,已知血清型多於30種[1]。恙蟲病是經由恙蟎幼蟲(chigger)所傳佈,並不會直接人傳人。台灣已知的恙蟎種類有30多種,其中以地里恙蟎(Leptotrombidium deliense)為主[1]。恙蟎幼蟲很小,肉眼幾乎看不見。Chigger多爬行於土壤上,或停留於植物表面,如雜草之尖端,再伺機落入經過之動物或人類身上並吸取其組織液,叮咬處可能會出現焦痂(eschar)。

 症狀及鑑別

經恙蟎叮咬後,潛伏期大約為1~3週[3],而後出現相關症狀:(1)高燒、寒顫: 發燒1週後,軀幹部可能出現暗紅的丘疹(見圖2),並擴大至四肢,數天後消失;(2)叮咬部位產生無痛性焦痂(見圖3): 有時不易發現;(3)可能伴隨: 頭痛、盜汗、咳嗽、肌肉疼痛及結膜充血,鄰近被叮咬處出現淋巴結腫大(4)嚴重者可能進展至肺炎、急性心肌炎、急性肝腎衰竭,甚至死亡。

焦痂是恙蟲病感染的一大特色,但找不到焦痂,並不能排除恙蟲病感染的可能性。依據台東馬偕醫院的研究,只有69%的病例找得到焦痂[4]。且恙蟎因口器短小,較喜歡叮咬皮膚柔軟處;如腰部、生殖器、腋下、乳房及眼周圍等[5](也曾在病患腳底或是頭皮處發現),因此要找焦痂,需要翻開病患的衣物,並在上述各處仔細尋找。

由於恙蟲病的症狀不具特異性,因此需搭配旅遊或活動史來綜合考量,可能需納入鑑別診斷的疾病如下: 其他立克次體疾病(如: anaplasmosis, ehrlichosis, spotted fever, epidemic typhus, murine typhus, …, 見表1)、Q熱、鈎端螺旋體病、細菌性或病毒性腦膜炎等等[1-2]

 診斷

除了從相關病史、身體檢查結果來判斷之外,還可從實驗室檢查來輔助診斷。如: 血液檢查可能會發現lymphopenia及thrombocytopenia,而生化檢查可能會有ALT上升。影像學方面,部分患者會出現肺炎或肝脾腫大的現象[1]。恙蟲病的確定診斷可以從血清免疫反應或核酸檢測釐清: 常用間接螢光抗體法(IFA)來測定病患是否有對抗恙蟲病病原的IgM及IgG,也可從聚合酶連鎖反應(PCR)或是病原體分離來診斷。

 法定傳染病規範

恙蟲病為第4類法定傳染病;疑似病例須在1週內通報衛生局並採集病人檢體(見表2)。

 治療

此病不易單就臨床表現而診斷,只要醫師懷疑,不需等待實驗室的報告,便可考慮立即投藥[2]。治療以tetracycline類藥物為主,尤其是doxycycline,因副作用較低,較廣為使用[2-3]。其他的替代藥物包括chlorqmphenicol、rifampin 或是azithromycin,但仍是以四環黴素類的藥物為首選用藥。Doxycycline的建議劑量為每天兩次,每次口服100 mg (最高劑量每天不超過200 mg,孩童需依據體重調整劑量),一般建議使用7~15天,最短使用5天或直至病患退燒滿3天,療程若過短較易復發[6-7]。病患若無法口服藥物,可靜脈注射投與針劑型的doxycycline 或minocycline。個案多半在投與藥物後一到兩天內退燒,若投藥後多日仍持續發燒,便應考慮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預防

目前尚無疫苗,也不建議服用藥物事先預防。因此預防之道以加強個人防護、避免恙蟎叮咬為主。前往流行區進行戶外活動時,應避免徒步經過草地或森林,建議穿著手套、長袖衣褲、靴子、或浸泡過殺恙蟎藥(permethrin或benzyl benzoate)的長袖衣褲(並套進長靴內),裸露的皮膚可塗抹或使用含DEET成分的驅蟲劑(即市售含DEET成分的防蚊液)。活動後儘快沐浴更衣並檢查是否被叮咬,之後若出現身體不適時應及早就醫,並說明病史及活動地點。

若居住在恙蟲病的流行地區,因恙蟎卵不耐乾燥,建議保持環境乾燥。為減少恙蟎的棲地及動物宿主,建議減少雜草量及執行滅鼠相關措施。

 結語

恙蟲病的感染多半與戶外活動有關,若旅客要前往流行地區從事高風險活動時,可以先提供相關衛教以進一步預防。其臨床表現多樣化,因此一旦懷疑感染時,應盡快投藥治療以避免併發症或死亡。除了恙蟲病,世界各地依地區有不同的立克次體疾病,感染後的症狀多為發燒、頭痛、肌肉疼痛或是皮疹,並有相關之動物或蟲媒接觸史。曾有國人因前往南非旅遊接觸駱駝,回國後出現發燒、皮疹及焦痂,後來證實感染非洲斑點熱。因此不論是恙蟲病或是其他立克次體疾病,旅遊史及活動史對於診斷是非常重要的。旅遊前若能事先預防、發病後及早診斷及投藥,相信大家都能“安然無恙”!

 

參考資料

1.潘銘正, 姜秀子, 賴重旭, et al.. 第四十四章- 恙蟲病(Scrub Typhus). In: 人畜共通傳染病臨床指引, 2nd edition. 台北市: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2009: 192-4. Available at

2.Adjemian J, Eremeeva ME, Dasch GA. Chapter 5 - Other Infectious Diseases Related to Travel: Rickettsial (Spotted and Typhus Fevers) and Related Infections (Anaplasmosis and Ehrlichiosis). In:Travelers' Health - Yellow Book, 2010 edition. Atlanta, Georgia: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09: 369-75. Available at

3.Hartman T, editor. Chapter 9 - Insect-Borne Diseases, Scrub Typhus. In: Rose: International Travel Health Guide, 13th edition. Philadelphia: Mosby, Inc.. 2006.

4.Jim WT, Chiu NC, Chan WT, et al..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laboratory findings and complications of pediatric scrub typhus in eastern Taiwan. Pediatr Neonatol 2009;50:96-101.

5.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恙蟲病. 2008. Available at

6.Dumler JS, Siberry GK. Chapter 226 - Scrub Typhus (Orientia Tsutsugamushi). In: Kliegman RM, Behrman RE, Jenson HB, et al., editors. Kliegman: Nelson Textbook of Pediatrics, 18th edition. Philadelphia: Saunders, an imprint of Elsevier Inc.. 2007.

7.Raoult D. Chapter 192 - Orientia tsutsugamushi (Scrub Typhus). In: Mandell GL, Bennett JE, Dolin R, editors. Mandell, Douglas, and Bennett'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7th edition. Philadelphia: Elsevier Inc.. 2010.

8.Pang KR, Wu JJ, Huang DB, et al.. Chapter 23 - Rickettsial infections. In: Tyring SK, Lupi O, Hengge UR, editors. Tyring: Tropical Dermatology, 1st edition. Philadelphia: Elsevier Inc.. 2006.

9.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防疫檢體採檢手冊, 3rd edition. 2009. Available 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