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大醫院旅遊醫學教育訓練中心

MENU

2022旅遊醫學新知工作坊

前言

            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醫師呂育昇

自從2019年12月COVID-19 疫情爆發以來,對旅遊醫學的發展無疑是個重大的挑戰,在各個國家以及全球專家的共同努力之下,國際上對旅遊的限制逐漸開放,全球人民也都漸漸學習如何在後疫情時代和病毒共處,疾病或許不會消失,但旅遊醫學的發展和應對疾病的方式將逐漸成熟及完善。

    衛福部疾管署與台大醫學及新竹臺大醫院於2022年10月21日舉辦「2022旅遊醫學新知工作坊」,主題為「後疫情,新篇章」,上午邀請到國際旅遊醫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Travel Medicine, ISTM)主席世界衛生中組織合作中心聯合主持人Professor Peter Leggat 以及前主席台裔哈佛醫學院教授 Dr. Lin Hwei Chen,分享在後疫情時代的挑戰以及未來旅遊學的觀點,也邀請到台灣疾管署林詠青醫師分享台灣隔離政策和旅遊醫學的現況。本次研討會在疾管署周志浩署長、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邱泰源邱泰源榮譽理事長以及新竹台大分院余忠仁院長以及黃國晉副院長的致詞之下盛大展開。

新冠病毒和旅遊醫學:現行挑戰以及未來的展望 – Prof. Peter Leggat

COVID-19 and travel medicine: Current Challenge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國際旅遊醫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Travel Medicine, ISTM)主席世界衛生中組織合作中心聯合主持人Professor Peter Leggat首先分享COVID-19對旅遊醫學的影響。Prof. Peter Leggat 依序帶出旅遊醫學與 COVID-19 之間的複雜關係,緊接者介紹COVID-19對ISTM的影響,最後回顧了旅行前、旅行期間和旅行後健康的健康議題。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聖奧古斯丁 (354-430),阿爾及利亞希波主教就曾說過:「世界是一本書,不旅行的人,只讀一頁」,十九世紀末探險家理查德·伯頓爵士 (1821-1890)也認為,人類生活中最快樂的時刻,是踏上前往未知國度的遙遠旅程。旅行不僅讓我們體驗新奇的事物、增廣心靈的版圖,更讓我們對世界有了越發真切的認知和感悟,隨著科技日益進步以及交通的發展,旅行已成為我們生活經驗的一部份。

然而,因為疫情的到來,國際間旅遊人數驟降,在2020-2021年期間下降了約76%,相較於過去百年來,可說是懸涯一般的下降程度。如何面對這樣的衝擊,考驗著各國防疫政策、疫苗的施打以及旅遊醫學的發展。此外,疫情也對國際旅遊醫學會產生重大的影響,除了無法實體開會,在疫情尖峰的課程或認證也無法順利進行,甚至會員也從2020年到2021減少近一半,但也因為這樣,後續的線上會議、課程和認證也逐漸完整,努力去面對疫情帶來的衝擊。

    Prof. Peter Leggat 強調,旅遊醫學是一個連續的過程,旅客在旅行前的疫苗注射以及預防醫學、旅行的規劃和遇到的突發情形以及旅行後的持續治療復健,都是旅遊醫學囊括的範疇,這不僅僅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

研究顯示,旅客的死亡原因,原本疾病佔大宗,其次為意外以及感染性疾病,因此,在出發前的風險評估就非常重要,包含行前像醫師諮詢,根據要前往的區域給予以下幾點的建議 1) 評估潛在危害的熟悉度、可見度和可控性 2) 給予減少將康危害的建議 3) 適當的疫苗 4) 預防藥物 5) 自我治療的建議 6) 旅客可查找的資源。講者也提到在疫情的挑戰下,疫苗施打和病毒的檢測依然重要,個人衛生的注意以及口罩的配戴也應遵守公衛政策,旅遊保險和身心壓力的篩檢也同樣需要注意。

最後,COVID-19的確對旅遊以及旅遊醫學產生巨大的影響,但旅遊醫學的動態發展,持續提供旅客們旅行前中後連續性的照護。

 

後疫情時代的旅遊醫學 - Dr. Lin Hwei Chen

Adapting Travel Clinic Practice in the Post-Covid-19 Era

緊接著由哈佛醫學院教授 Dr. Lin Hwei Chen分享後疫情時代的旅遊醫學。首先介紹2022年橫斷性研究發現,根據ISTM成員的經驗,疫情之後78%的人持續在旅遊醫學門診服務、18% 轉向其他臨床活動、13% 重新部署到其他醫療保健領域、87% 的人表示可能會在後疫情時代繼續從事旅遊醫學工作。

旅行前向醫師諮詢是非常重要的旅遊醫學環節,講者提到行前諮詢的要素主要有三,一是旅行者的風險分類,二是依照行程調整的建議,三是依照各國政策的調整。疫情之後疫苗蓬勃發展,從mRNA疫苗、蛋白質苗到次世代疫苗的問世,都減緩了疫情的肆虐;在藥物方面的發展,口服抗病毒藥Monulpiravir, Paxlovid (Nirmatrelvir-ritonavir) 以及Pre-exposure prophylaxis 藥物 tixagevimab/cilgavimab 的角色也隨著研究發展逐漸重要。

Dr. Lin Hwei Chen也提到,仍有些議題在未來仍是關注的重點:我們如何測量免疫力?多久需要一次追加劑?是否存在最佳疫苗組合?PrEP 對免疫力強的旅行者有效嗎?旅行者的系列自我測試是否有效/高效地識別感染和限制傳播?旅行者攜帶口服抗病毒藥物備用治療是否可行實用?COVID-19 疫苗接種是否會納入《國際衛生條例》?等等議題......

旅遊醫學面對後疫情時代有許多需要學習的 1) 需要靈活的員工和工作方式 2) 應用專業知識來提供建議、進行測試、疫苗接種、治療 3) 將COVID-19 照護納入旅遊醫學預防、診斷、管理 4) 國外醫療保健指南、旅遊醫療保險 5) 移民健康 6) 與公共衛生部門更緊密的合作 7) 定位旅遊醫學以檢測新出現的與旅行相關的感染如猴痘。

對於未來COVID-19旅遊醫學的因應,Dr. Chen也提到幾個重點,首先是要了解COVID-19流行病學以及最新變異體,再者要善用所有工具,包含疫苗接種、暴露前預防、口服治療等等,另外也要於旅行中攜帶文件(疫苗接種、測試結果、康復證明),最後是要知道生病時去哪裡獲得醫療服務。Dr. Chen 提到,面對疫情,包含人、環境以及動物三者的互動,從整個地球視為一個健康體系的觀點出發,我們方能有永續的旅遊體驗!

 

 

隔離政策對於台灣國際旅遊的影響 - 疾病管制署林詠青醫師

Impacts of quarantine measures against COVID-19 on international travel in Taiwan

台灣的國際旅遊,相較疫情後到2021年的情形,有逐漸回溫的現象。COVID確診人數的高峰台灣相較世界各國來得比較慢,尤其在2022年五月之後,相反的,美國於2022年10月前的確診人數趨於穩定。 至於Omicron變異株的部分從BA.1 到BA.5隨時間有比例上的變化。

2005年國際衛生條例提到,需要有規範和政策的目的在於去預防、抵禦以及控制疾病的國際傳播並提供公共衛生應對措施,此外,也是為了避免對國際交通和貿易造成不必要的干擾。2021年的一篇系統性文獻回顧就證實了對於旅行的限制有效的減少疫情來的第一波死亡人數,然而,隨著疫苗的施打和疾病的控制,政策上長期的效益都需要滾動式的評估。

比較日本、南韓、新加坡、泰國以及紐西蘭各國的隔離和檢驗措施,可看到不同的疫情確診人數趨勢、疫苗覆蓋率等等都是重要的考量因素,接著帶到台灣的政策上,隔離措施、國外入境以及檢驗都隨時間逐漸的放寬。隔離措施滾動式的調整,讓整個確診急重症的曲線更加平緩,一來不會超出醫療量能的上限,二來爭取更多的時間去增加疫苗覆蓋率以及藥物的研發及使用。除了埋頭苦幹,我們更可以借鑑鄰近國家的經驗,去制定更完善的政策應對措施,像是鄰近南韓的情形,確診數的曲線、疫苗覆蓋率、重症率的趨勢都和台灣有相似的地方,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希望透過前人走過的路徑,我們可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應對後疫情時代的旅遊。

 

上午工作坊小結:

透過長官的致詞,將我們帶入旅遊醫學的世界裡,各個重量級講者深入淺出的演講,都讓我們從宏觀的角度出發啟程,最後像是環遊世界後回到台灣本身,在後疫情時代的旅遊及醫學都在醞釀,等待新篇章來臨的曼妙時刻。